现在普洱茶原料大致分为:古树茶、野放茶、台地茶

古树茶:禁采范围之外,茶树龄在百年以上古茶园或古茶树。无论是否人工种植,都是长期无人工管理。我们刚开始喝茶时喝的是铁观音一小袋就10几元,合1千5、6百一公斤,生活中大家互送的茶叶也很贵,但是像这样的古树茶几乎没有污染、非常的纯净、健康、口感丰富,却还没有那些茶的价格昂贵,强烈推荐是可以喝一辈子的放心茶!当然,前提是能遇到真正的古树茶。

野放茶:人工种植,无人工管理。其实广义上是包含了古树茶和野生种的茶树。其中野生种的茶由于完全的野化,生长在原始森林中,所以即使采摘后加工,茶叶的寒气都很大,不适合经常饮用。所以大多做成红茶,通过加温、加湿的发酵,最后再烘焙或烤制,尽可能去掉本身的寒性,保留甜度。近些年市场上比较追捧这样的茶,因为稀少。但是即便做成红茶也有去不掉的寒性,还是尽量选择古树晒红为佳。

我们在这些年的探索尝试过程中,发现在野生森林与古树茶园过渡的一些区域,有着半野生的森林茶,多次试喝比较后茶性要比纯野生茶暖很多,而且还保留了野生茶的清甜,对于喜欢野生红茶的人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。

台地茶:通常指狭义台地茶,绝大多数为1985年以后推广种植,茶树龄在二十年左右。多为人工培育无性繁殖灌木型,密植,高度人工管理。因为采摘频繁、量大,施肥是不可避免的,有些也可能用了农药,这种茶经常用于和少量古树茶拼配,口感苦涩,不大健康。

其实大部分的绿茶、工艺红茶、乌龙茶、黑茶、黄茶以及福鼎白茶都属于台地茶,但里面也有少数无农残、无化肥、生态比较好的茶原料,经过用心的人工或机械化加工制成的成品茶,只是在树龄上无法和古树茶比较,毕竟树龄的长短决定了茶叶的内涵营养物质。

这些年我们亲历茶山,越来越多的了解茶树的生长、制作及储存、冲泡,古树茶、野放茶喝的是生态、原料,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加工,不论是制作、存放或冲泡,目的是为了喝到它的真香、真色、真味道。而台地茶由于在先天上无法和前者相比,更加注重养护、工艺,用机器高温提香以弥补茶叶内涵物质不足的问题。这就是为什么古树茶基本上只用于做成生普(少数熟普)、白茶以及红茶;而台地茶多用于制作各种工艺的普洱、红茶、白茶、绿茶、乌龙茶、黑茶等。